《水沫集》目錄

序
言
(用于出版之序言)
陳賢慶
本詩詞集作者陳賢慶,筆名觀潮。一九四八年四月出生于廣州。在此南國都市生活二十年后,于一九六八年秋離開,隨上山下鄉大潮遠戌雷州農場,歷時近十一年,至一九七九年八月方離去,遠赴湖北省荊州地區鐘祥縣任中學教師。一九八五年九月初,
觀潮又調至廣東省中山市中學任教。二零零八年五月,
觀潮于工作四十年后退休,旋即被市老干部大學聘為詩詞班教師。
觀潮就讀小學之時,先父顯唐公即導引讀唐詩,雖
時有不求甚解處,更有諸多錯讀之字音,然畢竟為詩學之啟蒙,對觀潮日后寫作不無裨益。讀初高中時,觀潮則主動涉獵唐詩與宋詞,對此類文學初有了解。一九六八年遠戌雷州后,始以詩歌敘事寄情,有新體舊體,
而多為舊體。觀潮之初衷,僅因其字句較深晦,內容較含蓄,不易被旁人所理解,即使詩稿外泄,或許不至獲罪。于是,月得若干篇首,數量漸漸可觀,遂自編為《水沫集》。觀潮之人生歷程簡單,然生命長河中亦時有微瀾。“水沫”者,則取余詩詞中所載,僅人生長河中數點水沫之意。盡管其后得知日本學者森鷗外、吾國學者謝六逸亦有同名詩文集,已不便更改,沿用至今。積四十年之久,《水沫集》已編至第二十五卷,得詩詞二千七百余篇。
觀潮初涂鴉,實不諳格律,尤不通平仄。
八十年代初,及粗通之時,對照舊作,不禁赧顏羞愧,后努力掌握之。今觀潮之詩詞聯文,發表于多種報刊及近百部各類卷集有五百余篇,計合一千三百余次,個人獲多種廉價之稱號,亦多次獲正規嚴肅之獎項。
觀潮能忝列于中華詩詞學會、中國楹聯學會、廣東詩詞學會、廣東嶺南詩社、中山詩社、中山詩詞楹聯學會等,應是對觀潮數十年致力于詩詞寫作之肯定與鼓勵。
《水沫集》中,雖有詩詞二千七百余篇,然檢點自身,反思文句,猶覺優秀者甚微,粗陋者居多;唯一可取者,觀潮之拙作,畢竟記下數十年生活之軌跡,亦折射時代之變遷,可作追憶往事、檢討行止之用,故仍視為自珍之敝帚,不忍廢棄之。是歲之初,友人鼓勵,應將其出版。
觀潮謂,如要出版,不可良莠匯集。今主要選出曾于廣東之《當代詩詞》《嶺南詩歌》,廣州之《詩詞》,中山之《中山詩苑》,香港之《嶺雅》等嚴肅詩詞出版物刊登過之六百篇,稱之為《水沫集》精裝版亦可也。讀者或對
觀潮之詩詞文章專著等感興趣,可登陸余之網站《聚賢茶室》瀏覽,網址為www.xfqjz.com。
光陰似箭,當年翩翩之少年,如今已過花甲,雖不算虛度人生,但自覺成績微薄。往者不可追,來者應知珍,趁發未禿頹,齒未危脫,冀能再有所作為,不枉此生,故未敢輟筆輕棄,再思發憤圖強,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更盡綿力。
以上是為序。
二零一零年三月